维泽特 发表于 2010-11-21 07:23:58

广州实行和取消地铁免费欠缺**环节

【中国民事执行网讯】自11月1日起推行的广州市民、游客逢工作日免费搭乘地铁、公交、轮渡政策,原定于12月19日,即残运会闭幕当天结束,历时超过1个半月,然而11月6日广州市交委即发出通知,自8日起取消免费政策,改为发放标准不等的交通补贴。
当初推行免费搭乘政策,是为了在亚运期间方便市民、游客的出行,减少私家车辆上街,而本应持续49天的政策,只7天光景便告结束,是因为免费交通政策导致大量乘客涌入公交系统,造成出行难、上下班难的严重混乱局面,广州市有关方面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反响及时调整政策,做到亡羊补牢,还是值得鼓励的。
但这项免费搭乘政策当初的出台,就显得仓促、随意和主观,近几日发生严重拥堵后,许多专家指出,地铁、公交等的客流量远远超过设计的最大负荷,是问题的关键,而亚运尚未开幕,广州公交人流在延续免费搭乘政策的前提下,还可能达到更高的峰值(这也是市交委取消免费政策的原因),这至少表明有关方面当初制定免费搭乘政策时,考虑有不足之处,计算也有不周密的地方。
问题出现后,迅速改弦更张,固然表现了政府的勇气和决心,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算是一次政府对社会、对市民的失信,对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公信力,难免造成负面影响。
不论是免费公交政策,或取消免费公交政策,都直接关系到全体广州市民(不论有无广州户口),及来到广州的所有中外游客的切身利益,在制定、改变或取消这样一个和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时,理应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并在这些意见基础上集思广益,拿出一个能经得起时间和现实考验、为社会和公众所普遍认可接受的定案来。而在免费搭乘政策推出和取消的过程中,尽管有关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工夫,也尽可能顾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却并没有给社会、公众留下充分行使知情权、议政权的时间和机会。
一些人也许担心,公众所站的点不高,眼界和见识不免受限,想法、见解难免有局限性,弄不好非但提不出有价值的创意,还会反过来添乱、帮倒忙。殊不知和庙堂上的决策者相比,老百姓日常使用公交的频率要大得多,对于公交政策的改变,究竟会给交通、给社会和自身带来怎样的影响,他们的感受也更准确、更直观。早在免费搭乘开始前,许多在广州生活、工作的朋友就不约而同的惊呼“坏了,坐地铁上班要迟到了”,很显然,他们在这一问题上,要比很少搭乘公交的领导、专家更有触觉,充分听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修正原先的计划,理应可以多一些把握、少一些遗憾。
同样,免费搭乘政策的骤然取消,尽管是形势所迫,时间紧、不容多问多想,但在匆忙推出修改政策前,也应该有时间问一下大家的意见。别的不说,恢复收费后的补贴办法,尽管考虑得很周详,但仍有许多人认为不够公平,在这些方面,公众理应有更多、更大的发言权。
在和市民攸关的重大市政政策调整方面,**原本就应该有更多表达意见、参与意见的途径和方式,这样做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发生的概率,即使退一万步讲,在充分听取**后仍然出现失误,公众也会对政府多一份谅解。

责编: 晨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实行和取消地铁免费欠缺**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