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年代-和成都有关的日子(三)-九眼桥
但凡在成都呆过一段时间的,都会知道九眼桥。不同时期的九眼桥变换着不同的色调:
上个年代初,九眼桥一直以外来务工人员找“活路”为主。九眼桥劳务市场天天人头攒动,农民工、小老板、工厂招劳务的、拉皮条的、人贩子、摸包包的、道上混不入流的,各色人等混迹于此,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是游走于九眼桥边“做业务”的女子;后来劳务市场搬到二环路,倒卖贼货自行车的和灯光暧昧的发廊各自占领了白天和晚上;再后来水产市场和灯具市场搬迁,就剩下办假证的和卖假*的,偶尔还能遇到卖贼赃的,不过全升级做山地车和电动车了;而今九眼桥的主角是几个楼盘和香格里拉酒店外带一块种了很年野草的地。
当九眼桥又开始一年的喧嚣时,西门彼得兔仍住在附近的一个小巷里,每天奔波于招聘会、职业介绍所和应聘单位之间。
2001年的成都职业中介还比较混乱,稍大一点的现场招聘会只有在高升桥、青羊宫和沙湾有,很多以招聘为名收取各种费用的公司是那里的常客。大概是因为人品或长相的问题,西门彼得兔遭遇了三五次的应聘上当经历。后来经朋友指点,上网找工作(本广告位留给内裤外穿代言的招聘网站),才认识了大卫。
现在回想起来,西门并没有在大卫的公司挣到太多钱,但他感谢大卫的引领,因为大卫让他开始真正全面接触电脑和网络。
大卫的公司很小,老板加员工就五个人,负责几款软件的成都销售代理。大卫经常给大家开小灶,讲讲自己做客户工作的一些技巧和心得,然后带着这些新丁们见客户。胡瓜旅游网首发,禁止转载!违者将追求其法律责任!
成都很多这样的小公司都是这样经营,他们其实只需要一种员工——销售人员,并认为任何人只要能用心去做,就能在销售这个行当中有所作为,而不论你的知识结构、阅历、经验、性格、爱好或能力方向。事实上也如此,很多销售人员经过千般苦万般难,最后能让自己有所积累,然后再复制同样的模式,成就一番事业。
二八定律是自然法则,在这样的模式下,成功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在屡战屡败中迷失方向,失败者继续在成功者的光环和压力下前行,最后顶不住压力的自然摇摆、消失,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青春,也在此过程中一去不复返。面对这样的模式,成功者或失败者都没有去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人都能做的产品是好产品吗?需要用一线人员的失败去铺垫的产品是好产品吗?
西门很努力,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按照大卫的方法,西门很快锁定了几个不错的客户。为了达到客户的需求,西门在九眼桥的出租屋里裹着被子为客户制作统计公式,弄明白了什么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甚至还实现了模拟数据传输汇总。而最终西门跟的几个客户都因为种种原因竞标失败。
“西门,我知道你很用心,但这个结果已经这样了,常有的事,不用太放在心上了。”大卫安慰着西门。
“放心,我没有因为这个结果受影响,毕竟我那么近的接近了目标,或许是我啥地方做得不够,我手上还有两个客户,一定可以做好的。”
大卫笑着拍拍西门的肩:“你有信心我就有信心。”
大卫当时笑得很勉强,因为西门那时很傻很天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