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泽特 发表于 2010-11-21 12:05:35

如何理解房产的调控语言

对于房子该不该买的提问,我们认为要有区别对待。对那些计划购房改善居住条件的人答案是肯定的。在资金允许、又实际真的有购房需求的前提下,唯一会迟疑的理由就是奢望房价会大幅降落下来,这样的购房心理可以理解但可能并不现实。
在政府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中,可以看出一个主轴线——连续刹车,抑制投机、控制房价对于消费者,只有市场总体健康,资产才能不缩水,政府尽可能挤压可能产生泡沫的非理性投机成分,最终获利的是购房者。如网上平台公示是尽可能做到信息公开对等,接近国外成熟市场的品牌房产经纪公司提供专业优质服务的趋势等。
对于短期投机的人而言,应该看到的信号是紧缩调控刚刚开始,暴利空间不再存在了。投资是市场发展必不可缺的推动力,但几乎每一个房地产周期最终的崩盘都是非理性投机比例过多引起的,所以市场上炒买炒卖的投机行为减少了,市场才理性,政府的调控也就起到了让房地产软着陆的作用,真正受惠的是广大市民。只有在健康稳定的大环境中,不动产价值才不会存在缩水的风险!
以目前市场显现出来的状况分析,结论是宏观调控后自用客户的购买行为并没受到影响,投资行为明显紧缩,尤其是上海投资者,收手的频率明显高于外地和境外投资人群。据上海市有关机构统计,近期的上海房屋租赁交易涨幅约在15%左右,上海二手房网上挂牌出现显著放量的迹象。
如在央行采取调高房贷利率措施之前,浦东地区的挂牌房源多在200到300套之间,在央行调高房贷利率措施后,挂牌房源已经增加到了400到500套左右。房源挂牌量激增的趋势已经显现。二三级市场房屋销售情况依然比较火爆,但相应的房价并没有出现大的回落,没有再继续2004年的疯狂涨势,进入了平稳的缓升阶段。
对宏观调控产生的影响各区域表现也有差异。如通过对静安、卢湾、黄浦几个市中心区域的二手房成交行情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中心区域上海二手房对宏观调控的反应并不明显,三个区域二手房市场平均成交均价为21620元/平方米。从成交数量上看,反而较前一季度有所增加,体现了中心区域房产不可替代的价值继续成为需求的巨大支撑。成交客户呈现出如下特征:
1、一季度购房者63%多为境外人士,上海消费者比例约占总成交的26%;其余是上海以外的客户,其中黄浦区高档住宅第一季度的购房者中温州投资行为比较明显。
2、置业人群中自主、投资投资比例各半,并且即使是投资,也会以中长线投资为考量。
3、当地购房者购买的房产主要以二房为主,单价在15000-2000左右,总价在200-300万之间的房源在上海消费群中最为走俏。消费者对总价的敏感主要来自于对加息预期的防范。
4、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买主决定过程明显放慢,心态变得相对谨慎,政策对于买主具有一定影响,但还不足以动摇其对投资前景的信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理解房产的调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