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泽特 发表于 2010-11-21 13:34:45

父与子——李渊的悲痛(转)

父与子——李渊的悲痛(转)
李渊起兵反对隋朝杨广,终于统一全国。国家统一了,家庭却分开了。窦皇后生四子,除老三夭折,其他三个儿子却造就了李唐家族遗忘不掉的噩梦。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联合,与秦王世民发生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太子与齐王合谋于玄武门诛杀秦王,但不想在此被秦王世民诛杀。玄武之变后,李渊的地位也大大下降,三月,李渊封秦王世民为太子,八月,传太子皇位,自此脱离权力核心。
太子李建成独大京都、善于谋术,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而作为君主和父亲,李渊深知世民战功卓著,也明白太子立长对社稷传承的影响,既重视能力贡献,又看中传统文化,李渊甚至试探性思考过将李世民和李建成分别放在国家东西两边,仿效汉梁孝王,比如,李渊曾对李世民说:“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遗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主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粱孝王故事。”但是,可能考虑到分据东西之后,两兄弟之争可能变成两国家之争,甚至国家内部又出战祸,合而又分,伤害更大。李渊放弃了这个念头。

既然太子已定为建成,李渊又为何为难呢?

一、李世民征讨四方,战功卓绝。

二、李世民团聚了一大批士大夫阶层的人才,这些人才如尉迟敬德、房玄龄等成为了国家栋梁,李世民有治国的基础。李世民在军队和士大夫阶层的声望非常高,舆论对李世民的支持使得李世民在李渊心中处于一个特别位置。

可是,为何李渊又不直接撤掉太子,重新任命建成为太子呢?

一、李世民东征西讨,功高盖主,李渊放给李世民的权力相当大,李世民对李渊在部分区域已经形成了统治威胁,由此两代人之间肯定会形成摩擦。

二、李建成在京都的表现尚可,政治手腕非常强硬,不仅四处笼络人心,而且组建军队,其硬实力影响李渊的判断。

三、李建成作为长子,自幼就定为接班人,李渊更偏向传统立长思想。可能李渊还认为立长天经地义,有利于稳定。

正是因为李渊的犹豫不决,最后李渊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协调人的角色、父亲的角色、统治者的角色都没有扮演好,实际上包括窦皇后所生,李渊共有22个儿子。最终,儿子们的斗争将这场家庭闹剧变成了历史悲剧,李世民诛建成、元吉于玄武门,割头示众。

作为一个父亲,看到这样的灾难,其内心受到极重打击,其痛苦程度肯定远超李世民逼他退位。最终,李渊只能顺应时局,放手政治,离群寡居,静除悲痛。之后的唐朝,家族内部斗争连连,子女之间争宠夺权,李唐家族再难安定。

那么现代商业中,有没有李渊,有没有李渊这样的家庭呢?下回再分解。

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父与子——李渊的悲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