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之光到台湾之耻:富士康事件
凡是对台湾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台湾媒体常常报道所谓的台湾之光,只要有人在国际上有点表现,不管是打了一场好球、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赢得了一场比赛,得到某种奖项,赢得了一些肯定,大家动辄夸大的冠以台湾之光,好不光荣。全台上下与有荣焉。从正面来看,这是人情之常,适度的自我肯定,隐恶扬善,增加大家的自信、自豪与认同,不是坏事。但若从另一角度出发,不知会不会有人觉得台湾之光似乎也太廉价、太多了一些,会不会是因为孤立日久,反映出台湾民众的国际视野不足,自信不够,自卑转为自大,才会一再的以管窥天,自以为是?
学者联名指郭台铭为台湾之耻
再反过来看,前一阵子,台湾首富郭台铭的大陆工厂富士康出了一些问题,引起大陆官方、国际媒体及许多台资企业的注意。6月13日,百多位台湾学者联名,有人严厉指责郭台铭是台湾之耻,用语之重实在罕见。富士康事件不是不能讨论,但以如此严厉的言语,几近人身攻击的评论,本案没有变成司法案件实属万幸。
或许富士康确实是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郭董事后来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加薪到改善工作环境,从增加心理辅导到加强员工筛选,也未必能够扭转外界误解,彻底解决问题,但主观的认定富士康就是血汗工厂,郭董就是彻头彻尾的剥削阶级,成了人人喊打的台湾之耻,恐怕也有商榷之处。
媒体和政治人物爱发惊人之语
台湾媒体和政治人物向来重咸重辣,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看来这种歪风已成台湾特色,而且已经污染到了学界。读书人常自诩为社会的良心,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更是习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管它境内境外,但大家总要用同一标准来臧否时政,论断是非,凡事总得有些客观的标准,不能顺昌逆亡,胡扯一通。
如所周知,在政治光谱上有所谓的自由派、保守派、温和派及激进派,也有左派、右派之别,这些都属于个人的政治价值、信仰和立场问题,大家各有坚持,关切重点不同,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既然身为知识分子,而且还以学者自居,好歹也要尽量追求公平合理、就事论事,不能对人、对事,采取双重标准、多重标准。
不能秉持公正客观的“学者”
其中,笔者最难容忍的是,台湾某些所谓的自由派学者成天把自由、民主、法治、人权挂在嘴上,但对特定的政党、特定的政治人物却是多所包容,曲以维护,对国民党的金权政治一向痛批直斥,不假颜色,但对陈水扁的贪污劣行,对民进党的炒作族群政治却能视而不见,默不吭声。这算哪门子的学者?
相对于自由派的学者,所谓的亲蓝媒体或学者,好歹还要爱护自己社会公器角色和得来不易的学术声望,对于蓝军不合理的言行、政策同样照批不误,最多只能在轻重之间有所取舍,但绝绝对对不敢把错的讲成对的,硬坳胡扯,或视而不见。蓝绿之间的不同不是程度上的出入,而是本质上的差异。
某些自由派学者选择性的伪善行为和人身攻击让人倒尽胃口,除了极少数一贯关心弱势群体的学者之外,笔者未见台湾学者社群对某些雇主强迫印尼劳工吃猪肉、奴役越南、泰国劳工,对来自印尼、菲律宾、越南的外籍劳工或中国大陆配偶遭到制度性的歧视心态和作法发言批评。这难道不是厚此薄彼?
郭台铭若为维护名誉起诉并不为过
郭董给人的感觉或许专断强势,过于严苛,半军事化管理对于企业经营有利有弊,或许也有改善的空间,如有剥削事实当然不能容忍,但把他直接骂成台湾之耻不知是否过于上纲上线?笔者赞成新加坡资政李光耀过去的作法,以法律维护自己的名誉,毕竟没人能选择性的欺负别人,然后还自以为是,觉得高人一等。
到过台湾的人都知道,和其他华人社会比较起来,台湾民众相对更为善良、温暖、开朗、易于相处、愿意助人、容易相信别人,但大家也别忽略了台湾人的善良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选择性、阶级性的,许多人对西方人是一套标准,但对来自印尼、菲律宾、中国大陆、越南的外籍劳工或配偶却又是一套标准。
其实,爱乡、爱土其来有自,适度的区别我群、他群,隐恶扬善、合理凸显自己的成就并非不能理解,但大家还是应该理性的来看待问题,如实的报道、陈述事实,既不刻意夸大美化自己的成就,也不蓄意回避有待改善的缺点。一个没有自信的国家和社会才会动辄强调自己的优异,才会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
大家应该不以言废人、不以言举人,心中只有是非,不问颜色。待人以宽,责人当思之能受,论事可严,目的在于促其改善,而非故意加以羞辱。不以外物美适而喜、不以己身困厄而悲,尤其古有明训。大到台湾、小到自我,企业及个人存在的价值未必需要透过外界的肯定或否定来加以证实。
如果今后大家少看到一些台湾之光、台湾之耻这类的夸大、不当用语,或许可以视为一个进步的现象。台湾仍须加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