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回复: 1

中国最大原生态苗寨 惊现酉阳苍岭石泉村

[复制链接]

-3109

回帖

1万

主题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 知足 - 五月天

威望
36577 点
冒险币
5034465 个
贡献值
153 点
好评度
26 点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潜水天才音乐先锋奖

QQ
发表于 2010-11-21 13: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中下3寨全是石姓、70多栋木质民居、108户500多村民、8孔泉水、500多丘梯田、1000余棵古树及翠竹,像护城墙一样保护着整个寨子,这就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苍岭镇石泉古苗寨。据资料显示:这是重庆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苗寨,比《中国博物馆志》所载的中国最大的原生态苗寨贵州郎德苗寨还大,可称为“中国最大的原生态古苗寨”。当记者走进石泉古苗寨时,无数次被原汁原味的古寨和土里土气的原生态所震撼。

寨外:阿蓬江、神仙碑、仙人田……奇美景观目不暇接

记者乘车从苍岭镇出发,10多分钟就到了一个叫桥岩的地方。桥岩下面就是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途径咸丰县和重庆市黔江区的阿蓬江。站在山上,但见阿蓬江在这里被大山阻隔,形成了一个“U”字;江水碧绿,像一条翡翠串成的项链,悬挂在山的脖子上。同行的向导告诉记者,阿蓬江的许多风光摄影作品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沿着由无数个“之”字组成的盘山公路下到阿蓬江边,对面山上就是有名的“神仙碑”。记者看到“神仙碑”其实是山腰悬崖上的一块岩石,远看就像石碑坐落在山上,“当地人认为‘石碑’是神仙背到山上去的,因而被称为‘神仙碑’。”向导说。

公路穿过的隧道旁是被当地人称为“10丘田”的“梯田”,这些“梯田”天然形成,不能耕种,因而又被称为“神仙田”。这些“梯田”盘旋在山崖上,大的不过两三平方米,小的只有巴掌大。悬崖上的一股山泉像瀑布一样流到“梯田”里,让“梯田”四季不干。

相传,古时候这一带连年灾荒,百姓生活极为贫困。一位美貌善良的仙女就在这里耕种了10丘田的仙谷,以赈救灾民。只要哪家缺吃挨饿,都可在仙女那里领到粮食。一次,一位好色的纨袴子弟起了贼心,带着一群赖皮,装扮成平民从百里之外连夜赶来,以领粮为名调戏仙女。此时,仙女刚刚起床,正对着晨光梳妆打扮,见这群无赖非礼,盛怒之下用梳子砸去。顿时,乱石飞舞,吓得无赖们抱头鼠窜,一个个都滚进阿蓬江里,葬身鱼腹。同时,出仙谷的石门轰然关闭,从此再未开启。10丘田再也长不出仙谷来赈济灾民了,只留下石梳、石门、石鼓、石杯及层层梯田,供游人前去观赏。向导说:“可惜当年修公路时毁坏了部分‘梯田’。”

车辆沿着阿蓬江前行,记者看到,两岸奇峰耸立,怪石嶙峋;山中鸟语婉转,江中木船荡游;吊桥横跨江上,山上山歌互答,仿佛进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

寨前:500多丘梯田层叠而上;寨后:1000余棵古树,像护城墙一样保护着寨子

公路从大河口电站左边顺着小溪一个叫“洞口”的地方穿过去。“这个洞口是当年修公路时,村民用铁锤和钢钎开凿出来的。”向导说,这里原来山山几乎相连,仅供一人进出的山洞,只有到中午的时候,才从洞里看到太阳。“就像郦道元的《水经注·三峡》里描述的那样‘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惜这个洞口在修公路的时候被毁掉了。”

一过洞口,便可看到石泉古苗寨。但见苗寨依山而建,占据了一个形似半岛的山腰,寨子三面地势陡峭,只有一面由一道山坳与大山相连,一条小道通往寨中。寨子坐落的山头面临峡谷,下面是开阔的水田坝,山坳相连的大山则成了寨子稳靠的大背椅。从下面仰望古寨,一层一层梯田无声无息地“流”下来,如五百年光阴沉淀的诗,是一页一页的古风;朗读这些祖先的手笔,无需思考,你便咂摸到一个民族的韵味。远远看去,寨子里的民居一栋挨一栋,填满了整个半山腰,只能看到那些盖在屋顶的错落有致的土瓦。寨子后面是一片古树林,像给寨子筑的一道绿色围墙。向导说,那片古树林是风水林,里面有杉、柏、银杏、楠木、枫香、皂角、丝栗、拔枣、檬子树(水红树)、檀罐树等10多个品种、上千株古树,树的胸围大多要两三个人牵手合围。

公路只修到距寨子约200米的地方。进寨子的田埂路旁是一片梯田。记者看到,梯田有200多丘,生长着绿油油的小麦和油菜,那些梯田,养育着寨民。向导告诉记者,寨子四周的梯田,有500多丘。“春天里,装满水的梯田亮晃晃的,像铺的银子;夏天,梯田里插满秧苗,像铺的绿地毯;秋天,梯田里的稻子黄了,像铺的金子。”

寨中:占地2万多平方米,分上中下3寨,70多栋木质民居;108户500多村民,全是石姓;8孔泉水、上千座古墓群落……

记者顺着寨子旁流淌下来的一条小溪走进寨子。“整个寨子占地2万多平方米,分为上、中、下3寨,有70多栋民居,整个寨子是石氏家族的民宅,居住的全是石氏家族的子孙,如今有108户500多村民,过去寨子是1个村,现在是1个村民小组。”80多岁的退休干部石邦仪说,整个寨子里有8孔山泉,这8孔山泉清冽甘甜,四季不干,而且冬暖夏凉,“因寨子里全是石姓村民,因而被称为石泉,过去的石泉村也是由此而来的。”

记者看到,整个寨子的70多栋民居全是木质结构,盖的土青瓦;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吊脚楼;有的是雕梁画栋,有的亮柱需要一两人牵手合围;有的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让人称奇的是每一栋民居的穿枋斗榫都没用一铁一钉。

寨子里的民居远看一栋连一栋,走近一看,每栋之间既有过道,又有院坝;寨子就像一个迷宫,稍不注意就会走错路,转了一圈后还在原地。

在寨子里,记者发现了数百座古墓,有的在房屋前后,有的在古树林里,形成了一个古墓群落;有的有碑文,有的没有碑文;没有碑文的不知是何年何代;有碑文的最早在乾隆年间。“在寨子附近的山坡上还有许多被村民称为‘苗生基’的古苗坟,至少有1000多座。这些苗坟没有碑文,也找到不到任何图案。”石邦仪说。
︺这 个 世 界 太 混 乱 、 ︺很 多 人 太 混 蛋 。

-3109

回帖

1万

主题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 知足 - 五月天

威望
36577 点
冒险币
5034465 个
贡献值
153 点
好评度
26 点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潜水天才音乐先锋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3: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看到,每个寨民家里都有火铺,火铺高约1米,长4米,宽4米,火铺中是火塘,架着铁三脚,三脚上放着煮饭的鼎罐,“火铺与地相隔,坐在火铺上烤火、做饭、吃饭不潮湿,也很卫生。”石邦仪说,更让人惊叹的是,几乎每个寨民家里都有“古董”,有床、椅、水缸、洗脸架、书箱、瓷器、装饰品……“有的是明末清初的,也有民国时期的,可说是一个苗族文物博物馆。”

寨史:有文字记载的有500年历史, 从那些传说和没有任何文字的苗坟看,有千年苗寨的可能
据《石氏族谱》记载:石氏是从江西临江府清江县建安乡迁徙到寨子里的。“从啥子时候迁到这里的,没有文字记载。”石邦仪说,“按有文字记载的‘宪孟才汉文、宏仕永昌宗、维邦敦盛化、镇世裕兴隆’的石氏家族字辈计算,石氏在这里居住了500多年的历史了。”

石泉又叫火烧溪。“相传这里猛兽毒蛇时常出没,无人敢居住,后来,石氏祖先来到这里,放火烧山,烧走猛兽毒蛇后定居下来,这里就被叫做‘火烧溪’”。石邦仪说,明清时期,皇朝对不顺从统治的各地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剿杀、驱赶,导致苗族大规模西向迁徙,造成新的族群互动与聚居状态,史称“赶苗拓业”。“传说,酉阳在剿杀、驱赶苗人要结束时,官军首领问手下还有多少苗人没被驱赶,手下回答说:‘只剩石家了’。官军以为是只剩10家了,认为小小10家难以成气候,就收了兵,为此,石家才得以在火烧溪幸存下来。”

石邦仪说,从这些传说和没有任何文字的苗坟看,石泉古寨的历史绝不仅仅是500年,“也有千年苗寨的可能。”(记者 石邦科 杨敏 文/图)
︺这 个 世 界 太 混 乱 、 ︺很 多 人 太 混 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GMT+8, 2025-1-17 04:05 , Processed in 0.247379 second(s), 20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