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4|回复: 2

秋 游 札 记

[复制链接]

-3109

回帖

1万

主题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 知足 - 五月天

威望
36577 点
冒险币
5034465 个
贡献值
153 点
好评度
26 点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潜水天才音乐先锋奖

QQ
发表于 2010-11-28 09: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依旧没完地下。呆呆地望着车窗外。沉下心来细看,雨中夹着些流动的云或者雾。一般概念之中,云是在高空悬的,雾是近地面沉的,到了庐山这海拔1400多米的高度,这里的雾大概也可以称云了。是云还是雾姑且别论,但这云雾还真有特色,很是值得品味一番。

别处的云雾是木讷的、迟钝的,它们没有轻盈矫捷的步子,不是傻乎乎地呆在某一个地方,就是死死地恋着某些东西而徘徊、踯躅,不能前行。但庐山的云雾是有灵性的。有它自己追求的方向。有的时候它可以汇集起来,成为云团,驾着风,从一个山峰扫向另一个山峰,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即使身临绝壁,但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纵身一跃,竖成一种“云瀑”,它们才不怕什么粉身碎骨!想把庐山的云雾仅概括为一种“英雄气”,那可是错了,庐山的云雾更是恬静的田园山水画卷的主题素材,也有它的柔美。当风稍小的时候,是谁,在山脚点燃炉灶,烟气、雾气夹着云流一丝丝一线线一缕缕,或断或连,袅袅上升,不正是那万家的炊烟吗?

庐山的云雾是青山的衣服。有的时候,云遮住了山头,给山戴上了帽子;有的时候,云掩盖了山脚,给山穿上了鞋子;有的时候,云缠在山腰,给山系上了飘带。有的时候,云把整个山峰都严严遮住,如同阿拉伯人穿上了白袍子,宽大厚实;有的时候,它只是轻薄的一层,轻若鹅毛,薄如蝉翼。如果恰有一片两片云过来,宛如素色罗衣少女挥动着水袖,踏着风的节拍,正轻歌曼舞。

庐山的云雾到底是什么像什么,很难说清。正是有了这云、这雾,庐山的魅力才添了几分。没有了云雾,就没有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佳美诗句,庐山的美必将会大打折扣。

仙人洞不大,名气可不小。仙人洞的大名声离不了毛泽东的一句诗:“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洞中主要供奉着吕洞宾的塑像。仙人洞最热闹的地方倒是一棵名为“飞云众览”的松树,是主席当年拍过照片的地方。江西老表很是会做生意,在此拍张照片十元,随拍随取,生意火爆。一句:“毛--主席照相过的地方”伴着我在仙人洞的每分每秒,尤其是那“毛”字加重和拖长的字音,始终在我耳边萦绕,很久也没有散去。

参观完仙人洞往花径。花径是个公园,其实庐山就是个大公园,花径公园自然就成了园中之园。花径不算大,但很别致,应该对得住“园中之园”的称谓。花径塑有白居易的石像,高丈余,神情慈祥,不乏睿智。相传这里是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当时已是暮春,山下桃花已落尽而此处桃花还依然盛开。白居易见此即兴写下了这样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是大家熟知的,但白居易似乎有意犯了一个错误,他错把迟到的春天当成了逝去的春天。逝去的春天真的可以从这里寻觅归来?

到庐山不能不说庐山的别墅。曾读过一些关于庐山别墅修造的文字,也看过一些照片,对那些石头砌墙、铁皮做顶的欧式建筑有些了解。到了庐山才知道这些别墅规模之大,样式之多,历史之悠久。自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取得庐山的开发权以来,庐山的别墅就一幢幢建立了起来,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有的是为了传播洋教,有的则是为了避暑享乐。这些建筑的存在,有人说是殖民主义的见证,有人说它丰富了庐山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别墅全被收为国有资产,成为了人民手中的财富。庐山别墅群中,“美庐”是其中最有名气的别墅之一,是当年蒋介石送给宋美玲的结婚礼物。庐山别墅群中,还有“赛珍珠故居”,赛珍珠,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国人,却有一个地地道道中国妇女的名字,就是在那里,她凭借一部打字机,写成了一篇描写中国农民的长篇小说《大地》,凭此成为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成为世界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女作家。庐山别墅可居、可游、可赏。我们就住在一家美式别墅里。至于游赏别墅,非建筑专业的人恐怕很难说处道道来,外行人只是看着热闹,对那些不同样子、色彩斑斓的房子感到新奇罢了,我对此当然是外行,不便多说。

夜里,雨打在铁皮屋顶。“滴滴嗒嗒”、“嗒嗒滴滴”,滴答的雨声是好的催眠曲,伴我甜梦。鸟儿唤醒之际,是次日破晓之时。

晨起,雨住。庐山的天空白云、山石树木经雨的洗刷,一尘不染。揣了相机出门,来到了庐山会议旧址、蒋介石军官训练场等地,还没上班开门,不得其详情。拍了些山涧照片,也算收获不小。

早饭后,驱车往婺源。途中经过瓷都景德镇,看了古窑遗址,也看了古窑博物馆,对瓷都最大的印象是:路灯柱都是青花瓷做的!

四、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11月1日中午1点左右,到达婺源县城。又下起雨来。

婺源原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的一部分。

婺源是块风水宝地,人才辈出。徽商曾一度蜚声全国,从商发达发迹之后,衣锦还乡之时,它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兴土木,建造宅院,上慰先人之灵,下恤后世之体,曰光宗耀祖。宅院的规模,精巧的程度,显示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婺源民居建筑是典型的徽派风格——“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这种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有防火防盗等实用功能。婺源艺术基础深厚,工艺水平精湛,雕刻就是代表。建造宅院的时候,有钱有势的大户常用木刻木雕石刻砖雕等装饰门、窗、门楣、窗檐等地方,以显奢华富贵。

婺源徽派古建筑群保存相当完好,思溪延村就是其一。
︺这 个 世 界 太 混 乱 、 ︺很 多 人 太 混 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9

回帖

1万

主题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 知足 - 五月天

威望
36577 点
冒险币
5034465 个
贡献值
153 点
好评度
26 点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潜水天才音乐先锋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09: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溪延村被誉为“中国儒家第一村”。不知道这个称号是何人何时所评。从村子的取名之中,不难品出几分文化韵味。村民本姓俞,谐音鱼,“池鱼思故渊”,大概故乡没有渊只有溪水数涧,因而取名“思溪”,这种取名富有诗意,显示出了高的文化水平,不是一般山野村夫可以做到,非得肚子里有几滴墨水才行。村内56幢农舍幢幢相连,首尾相接,群屋一体,我们从头走到尾,不撑雨伞而衣裳不湿,这算一奇。更奇的是这里的民居建筑,多为清代所建,距今至少有百年以上历史。“百寿花厅”就是其中最有代表的建筑之一,屋里屋外处处都刻有木雕,其设计之巧妙,做工之精巧,令人折服。稍微留心,可以找出一百个木雕的“寿”字,它们字字不同,各具特色,不能不为它的奇、特、异、绝所赞叹。我想起了恭亲王府的一万个福字。当年的和珅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内心盘算:皇帝有的我和珅也该有,皇帝故宫有房子九百九十九间半,我和珅府的藏宝楼怎么也来个九十九间半,皇上是“万寿”,我就来个“万福”!都知道到后来,被称万寿的并没有长生不老,想祈万福的终是难逃厄运。应该说,祈福祈寿是人们追求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殊不知:好花不长开,好景不常在,时过境迁,“百寿花厅”的主人已不知道被哪里的黄土所掩埋,到如今,我们只能看到每个“寿”字上所积攒的厚厚尘土!

思溪延村还是87版电视剧《聊斋》拍摄的外景地。

4时许离开思溪延村,去清华镇彩虹桥。清华镇原是婺源县城,街道不宽,但仍是繁华。彩虹桥就在镇旁不远的地方。

传说是桥建成之日,恰逢有彩虹一道横卧两岸,顿时祥云四起,紫气临门。彩虹桥因此得名。从结构上看,彩虹桥属于廊桥。桥上建长廊,廊、桥浑为一体,是谓廊桥。桥是宋代所建,估计是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廊桥了。桥是全木质结构,桥梁由数根松木制成,粗及水桶,有桥墩四个,青砖砌成,粘合剂是石灰加糯米,这是当年筑城常用的材料。桥墩正投影为船形,依水流上窄下宽,可防来往船只对桥墩的正面撞击。桥上的长廊一则可以防止雨雪风霜对桥面的侵蚀,二则可以遮荫避日供来往百姓休憩。其设计之合理、用料之讲究,是它得以长期保存的主要原因。

桥面很高,远远望去,茂林密密,修竹亭亭,但遮不住青山隐隐,止不住流水悠悠。

桥旁有一个水磨坊,估计也有了一些年头。高高的圆圆的木质水车在水流的作用下,转动,转动,转动。水流的声音,水车带动的磨坊轱辘的声音,始终保持着一样的旋律、一样的节奏,这种和声从它建成的时候就没有改变,保持着同样的声调。一直响到了现在。改变的只是磨坊里人和事。没有了那些打起赤膊前来舂米的村民,没有了吹糠见米时的笑容,也没有拉车的纤绳和系舟的粗缆。磨坊的里摆着风车、箩筐等农具,它们的手柄上、边缘上,没有那些熟悉的光亮磨痕,看得出来,它们已经好久都没有被人使用过。

同伴中多数人没有见过这种水磨坊,也没有见过这些农具,一切都那么新奇,叽叽喳喳问这问那的。无奈水声高出好几个分贝,多数只有问语得不到满意的回答,但依旧把笑挂上脸。

离去时恋恋不舍,再回首,彩虹桥、水车已溶入濛濛细雨之中。

下一个目标是有着“小桥流水人家”之称的李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始建于北宋年间。

李村背倚左右两山,两条溪流顺山淌下,在村中央汇合成一股清流,弯弯穿村而过,村内几百幢民居宅院依山临水而立,高高低低,参差错落。远远望去,粉墙黛瓦,马头墙高耸攒尖,似蓄势待飞之势。这种黑与白的色块打破了天际线的轮廓,同时也绘出了一组组富有节奏的线条,十分和谐。给人的感觉是有动感更不失庄重。虽已近黄昏,但仍可以体验到它的古朴与清雅。

村口立有牌坊,上书“李坑”二字。建有亭子、祠堂寺庙。村口还有古樟树一株,展臂招呼四方来客。

村头水口照例建石质平垱,对过境之水蓄泄兼举。蓄水,蓄的是财气福气;泄水,泄的是霉气晦气。这一蓄一泄就是千年,千年过后,李坑已是又一个世外桃源。

武陵人寻访桃源借的是舟楫,到李坑,游人不妨也撑着小船去寻访一番。

逆清流而上,石砌河岸随水曲折蜿蜒。船行一程,景换一处。行行停停,停停看看,不知道里面到底隐有多少动人的景色,藏有多少美丽的画卷。不经意间,有经幡斜挑而出,拨水上前,才知道这里是间商铺,那里是间客栈,这是个酒楼,那是个茶肆……船只管前行,虽然前面有桥无数,但雾大碍。这些被称为桥的有的只不过是块长木板、几根被捆在一起的方木。低低头,弯弯腰船就撑了过去,呈现在眼前的又是一番美景妙处。

天不知道什么时间变暗的。怎么那么快天就黑了呢?

岸边灯光渐渐多了,人声渐渐稀了。水流的哗哗声明晰起来。大红的、橘黄的灯影映射在流动水面上,一个个被破碎,一个个又被重新组合起来,铺就了一个亮亮的多彩水世界。

当日,宿李坑。

2日4时,人醒,趴上窗台往外看,漆黑一片,但再也睡不着了。约莫5时,起床,怀揣相机一个人出门沿着石岸步行继续访“美”。顺石径,过小桥,登后山,览全村。拍照片数张,满意而归。

8时启程去黄山,途中经江湾镇。江湾镇也是一个古民居较为集中的重镇。据说是江泽民的祖籍所在。在江湾镇的萧江宗祠所展示的族谱里,才知道这里的江氏原本姓萧,是萧何的后人,为了躲避祸害,才易性为江。

在江湾,见宅院周围多植梨树。梨者,离也。一株树,两地离情。一头系着漂泊游子的思乡之意,一头系着白发老妪的慈母之心。

离开江湾,婺源的游历也就即将结束。在近两天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凭什么婺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它美的根基是什么?游览完婺源的四个景点,这四个景点虽不是婺源的全貌,朱熹的祖籍所在地文公山,有生态绿洲之称的晓起镇等核心景点没有去过,但对婺源有了一些了解,心中原存的疑问也有了几分答案。

婺源之美,美在乡间,美在田园,是一种自然之美。

婺源之美,美在青山,美在流水,美在村庄,是一种和谐之美。

婺源之美,美在其文化底蕴,美在其厚重凝练的历史,是一种古朴之美。

五、黄山之美

2日中午,抵达黄山,此时天开云散,太阳露出了久违的脸。下午依次参观了东线的三个景点:凤凰源、翡翠谷、九龙瀑。这几个景点具有一定的共性,都以一条溪流为参观路线,以欣赏溪流、怪石等为主。但各有侧重。凤凰源以怪石为主,九龙瀑以瀑布溪流为主,翡翠谷则兼而有之。三个景点,各具特色,各有妙处。
︺这 个 世 界 太 混 乱 、 ︺很 多 人 太 混 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9

回帖

1万

主题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 知足 - 五月天

威望
36577 点
冒险币
5034465 个
贡献值
153 点
好评度
26 点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潜水天才音乐先锋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09: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3日晨起,果然是个好天气!7时,背负干粮、矿泉水,从云谷寺索道上山,经始信峰憩歇于光明顶,越鳌鱼峰,登百步云梯临玉屏峰,顺小径徒步下山,过半山寺慈光阁,回驻地。此时天已漆黑。

一天的行程步行的路程不少,身虽疲惫,心头愉悦。这种愉悦的心情三分来自于黄山的美景,三分来自于对黄山的奇观,三分来自于心中的期待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还有一分呢,却是说不出道不明的某种东西。

此次到黄山,有幸能体验到黄山的“三绝”:奇松、怪石、云海。

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在哪里呢?首先是奇在它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黄山松树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它们遍布峰顶、悬崖、幽谷。所处环境条件恶劣,但无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黄山的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各不相同。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的名字,如迎客松、竖琴松、连理松、黑虎松等等。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当然是迎客松了。它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以前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曾讲到迎客松的树型属于风致型,但一直无法了透彻,见到它所处的环境,才对此有所体会。

山上山下黄山怪石多不胜数。它们或大或小,散落在黄山群峰之中。它们之中,有的宛如各式人物,诸如:“仙人下棋”、“天女绣花”、“童子拜观音”;有的酷似珍禽异兽,如“猴子观海”、“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有的形同各种物品,诸如“梦笔生花”、“笔架峰”、“仙人晒靴”;有的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如“苏武牧羊”、“达摩面壁”等。它们形神兼备,富有诗情画意,给了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这些怪石,往往也随人的不同视角而呈现不同的形状。如飞来石,可以也可以看成一叶风帆、一枚仙桃。如“仙人指路”,也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现代通讯工具—手机。只要联想丰富,人们大可以为黄山有名无名的各种怪石一一取上名字。

云海是黄山的又一独特奇观。有资料介绍: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辽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QQ空间名字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宕稍纵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引用资料来介绍黄山云海,实属情不得已。面对着它,我的蹩脚文字在它面前显得如此地苍白无力,千千万万的文字也难以将它的美描述出百分之一。对这一点,身处黄山的时候就有强烈的感受。曾试图用手中的相机去捕捉更多更美的画面,但拍了上千张,满意的不多。写文字需要功底,拍照片需要机缘。此次上黄山,老天爷是给开恩不少,一年只有50多个晴天的日子我们赶上了。但真正拍起照来,每每与缘擦肩而过。刚刚选好角度,对好焦距,却不知道云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拍成一片空白,空留一份遗憾。遗憾归遗憾,对黄山的美感丝毫没有影响。

黄山之美难以用文字和照片来记录,哪怕是记录百分之一也难达到。这种美得亲身体验才成。

黄山的美是全方位多视角的。“五绝”(其余为温泉、雪景)也许可以概括一二,但绝不是全部。到了黄山,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从何种角度去欣赏何种对象,都有独特的美。

手中持有相机的我是最忙绿的。一是想尽力多拍多照自然景色,二是要给同伴多留美好印记。“来!这儿风景好,给拍一张”。“来!这儿风景也好,再给拍一张”。

游人上山,巴不得脑后再长一双眼睛,以便更多更好地来慢慢欣赏,细细品味。

对黄山美如果深究,我认为至少有一点是可以提炼来的,那就是“变”,这种变,是风格个性趋同化下的多样性。有了这种变,才有了游览者心中的“新”和“奇”。是统一下的和谐之美。

黄山大小72峰,奇石万千,无一相异,这是变;黄山分前和后山,前山雄伟,后山秀丽,这也是变。但怎么变也还是那样的地质构造。

山石、树木的变化,还只是一种静态的变化。黄山的美,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动态的变幻。这类由变幻而生美境的当然属溪流、瀑布和云海,且以云海表现更为充分。云稀云稠,云升云落,云来云去,云疾云缓,云起云收等等这些是形态上的变幻;日出日落时分,光影交叠,相互辉映、五彩纷披,灿若锦绣,是色彩上的变幻。色彩上的变幻也体现在云与山的相互作用上,是云,淡化了山的色彩,弱化了山的形态,云雾过来,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绝妙的水墨画。也难怪著名画家刘海粟93岁时仍不辞劳苦,十上黄山,留下“黄山是我师”的喟叹!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徐霞客对黄山的的总体评价。至今已被万人所接受、所认同。此次行黄山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还有许多好的地方没有涉足。遗憾之处,只等再来黄山弥补。十次不够,二十次?

4日下午到三清山。又下起雨。休整半日。

5日7时上三清山,抢得半小时晴日。接下来是化不开的雾,主要景点都无法看到。

5日晚宿玉山县城,6日返程。

此行九日,跨三省,游三山,登一楼。暂记上文,留日后体验回味之资料。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初稿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二日修改
︺这 个 世 界 太 混 乱 、 ︺很 多 人 太 混 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GMT+8, 2024-12-23 04:49 , Processed in 0.279478 second(s), 18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Theme By Yeei!

返回顶部